企业文化

高温下的脊梁

作者:李科   时间:2025-06-23   浏览次数:   【字体:

三伏天的日头毒辣,空气像凝固的热油。中铁二十三局黄百铁路项目工地上,隧道深处、高耸的桥墩上,建设者的身影从未缺席。汗水浸透的工服湿了又干,结出一圈圈白色的盐霜,无声诉说着盛夏攻坚的艰辛。

钻进新院隧道,闷热潮湿的空气瞬间裹了上来,如同置身巨大的蒸笼。湿喷机械手轰鸣着,喷出的冰冷混凝土浆与周遭的热浪形成奇异反差。操作室里,杨师傅紧盯着墙面,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移动,精准引导着机械臂。“比蒸桑拿还带劲!”他抹了把顺着帽檐淌下的汗,指着工服后背大片泛白的盐渍咧嘴一笑。“这铁疙瘩听话得很,咱得把它伺候好。隧道早一天通,火车就早一天跑,热?咬咬牙就过去了!”杨师傅的话简单,却像隧道尽头那盏不灭的灯,亮在工友们心里。空调的冷风勉强驱散一丝燥热,旁边堆着的冰镇盐汽水和藿香正气水是他们的“续命水”。

中院隧道掌子面,风枪的咆哮震得人胸腔发麻。林师傅和工友们正跟坚硬的花岗岩“较劲”,钻头啃噬着岩壁,火星四溅,粉尘弥漫。厚重的防护服、面罩、安全帽把人裹得密不透风,里面的汗水早已汇成细流。“这家伙,烫手!”趁着换钻杆的空隙,林师傅猛地扯下面罩,露出一张被汗水糊满的脸,大口喘着气。为了避开正午的“毒日头”,他们的作息跟着太阳走,早晚两头抢进度,隧道里的大风扇呼呼转着,两小时一换班雷打不动。“看着这洞子一寸寸往前拱,心里头就踏实!”林师傅的目光扫过刚钻出的新鲜断面,风枪的突突声仿佛成了前进的号子。

走出中院隧道,羊架河特大桥工地直面烈日的“烧烤”。桥墩钢筋被晒得滚烫,手摸上去,有种烫起泡的错觉。刘师傅猫着腰,在几十米高的桥墩钢筋骨架上灵活穿梭,特制手套也挡不住那灼人的热度,他时不时甩甩手。“这钢筋,能煎蛋了!”他一边麻利地用扎丝捆扎钢筋,一边大声说。桥墩旁搭起的简易遮阳棚下,刚换下来的工人正捧着大碗灌绿豆汤。刘师傅抓起自己那个磨掉漆的大水壶,猛灌了几口凉茶,黝黑的脸上汗珠直滚,望着已见雏形的巨大桥墩,他眼睛发亮:“一根根绑出来的!等火车呜地从这上面飞过去,那才真叫一个痛快!”烈日下,滚烫的钢筋骨架在热浪中纹丝不动,如同建设者们的脊梁。

热浪滚滚,工人的安全是天大的事。项目部把作业时间“掰开揉碎”,凌晨天蒙蒙亮就开工,日头最毒的中午强制休息,傍晚凉快再干一场。每个工点都设了带风扇或空调的休息棚,冰镇矿泉水、大桶绿豆汤、切好的西瓜、防暑药敞开供应。安全员像上了发条,顶着烈日来回巡查,紧盯每个人的状态,稍有不对劲立马换人、送医。

黄百铁路,这条绘在国家“十四五”蓝图中的钢铁动脉,正在建设者一锤一钎、一砖一瓦的汗水中延伸。杨师傅、林师傅、刘师傅,还有无数个叫不上名字的身影,他们的脸被晒得黝黑,衣服结满盐花,在常人难以忍受的酷热中,用双手将图纸上的线条变成现实。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坚守与付出,让西部大地的血脉更加畅通。

当汽笛第一次鸣响在这崇山峻岭间,车轮下滚过的,是他们用汗水和信念铺就的征程。

企业简介
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,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世界500强特大型企业、全球最大建筑承包商--中国铁建股份有限...[详细]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