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宜高速公路项目白山隧道左幅顺利贯通
4月14日,随着最后一米围岩开挖完成,鱼宜高速公路项目标段最长隧道——白山隧道左幅顺利贯通。
白山隧道左幅贯通(于鸿麒 摄)
白山隧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欧洞乡,为分离式中隧道。隧道右幅长965米,左幅长949米,最大埋深约120米,地处喀斯特地貌与断裂带交汇区,是标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。
在勘察设计阶段,建设团队详细调查了隧址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,综合判断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塌方、软岩大变形及突涌水风险,针对性提出采用中管棚注浆加固措施、封闭隔水、加固拱部围岩的设计方案,有效规避施工中易发生拱部掉块等风险。
自隧道开工以来,项目团队锚定“双零”目标,严格落实“穿透式”安全管理要求,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,全面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。项目严格遵循“管超前、严注浆、短进尺、强支护、快封闭、勤量测”的原则,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,稳步推进施工进度。
隧道内景(于鸿麒 摄)
隧址区域属溶蚀丘陵地貌,区内地形起伏较大、局部山体陡峭,存有闭洼地、遇溶率高、岩体易坍塌、围岩变化大的情况,项目团队通过“长距离+短距离”超前地质预报手段,提前判断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,为掌子面开挖及方案动态调整提供数据保障。
项目团队持续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,动态调整施工工艺,积极引入大型机械化配套设备。在隧道施工阶段,对目前国内应用广泛的水压爆破、聚能爆破等光面爆破技术进行了调查、对比,立项《隧道聚能管罩光面爆破技术研究》科研课题。通过引入聚能管罩装置,形成聚能管罩光面爆破技术,应用于隧道Ⅲ、Ⅳ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,依托科研课题编写了《隧道聚能管罩光面爆破施工》工法。
在项目管理方面,项目党支部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,构建“网格化”责任区域。依据工作区域划分,设立三个“施工生产红旗责任区”,每个责任区均指定一名党员干部,结合生产指标和关键节点。每周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,统计并对比完成产值,进而调整指标进度看板。每个工作区域至少设立一个党员先锋岗,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任务,选取至少一个关键节点。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开拓创新,有效落实生产任务和安全管理要求,确保隧道顺利贯通。
鱼宜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的“横五线”中的重要一段。项目建成后,将纵向在建的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和建成的泉南高速、柳北高速、梧柳高速有机衔接,为纵向道路提供交通转换功能,提高路网效率,对广西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、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。